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个人简介”情况表 | |||||
姓 名 | 但承龙 | 性 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70年12月 | 籍 贯 | 湖北黄梅县 | ||
职务/职称 | 教授 | 所学专业 | 土地资源管理 | ||
毕业院校 | 南京农业大学 | 学历/学位 | 研究生/博士 | ||
博导∕硕导任职时间 | 2004年 | ||||
学术带头人 (骨干教师)情况 | 骨干教师 | ||||
学术研究领域
|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
学术团体与兼职
| 江西省土地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理事、江西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协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专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评审专家、江西省PPP财政厅评审专家, 土地估价师。
| ||||
教学情况: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管理学本科和硕士课程 | |||||
科研情况: 学术论文: [1] 李洪义,顾呈剑,但承龙,史舟.基于VRML的土壤电导率三维空间变异性虚拟现实建模研究.土壤学报,2015,04:776-782. [2] 但承龙,熊华.海南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资源科学,2010,04:718-723. [3] 刘卫锋,但承龙.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动因与方向.中国流通经济,2009,03:14-16. [4] 但承龙.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需求分析――以海南省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07,09:59-61. [5] 但承龙.耕地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07,05:19-23+30. [6] 厉伟,李银,但承龙,黄贤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资源科学,2005,02:65-70. [7] 但承龙.代际公平原则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南京市的实例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2:100-104. [8] 厉伟,但承龙,王启仿.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因素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3:123-127. [9] 厉伟,但承龙,孙文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2004,05:26-31. [10] 厉伟,王启仿,但承龙.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区划政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2:64-66. [11] 王万茂,但承龙.海门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01:44-46. [12] 但承龙,王群,厉伟.县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01:74-77. [13] 厉伟,但承龙,王启仿,刘吉军.土地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04:42-45. [14] 但承龙,厉伟,王启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学含义及实现途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01:34-36+30. [15] 但承龙,厉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学含义及实现途径分析.国土经济,2002,03:38-32. [16] 但承龙,周玉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03:29-31. [17]但承龙,王群.西方国家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2,01:43-46+48. [18] 但承龙.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江苏启东市的实证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03:223-229. [19] 但承龙,厉伟,王万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04:244-246. [20] 但承龙,厉伟,王万茂.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生态经济,2001,10:44-47. [21] 但承龙,厉伟.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初探.生态经济,2001,11:60-61+64. [22] 但承龙,雍新琴,厉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及决策方法――江苏启东市的实证分析.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03:38-40+46. [23] 但承龙,江水玲.县域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模式的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5-17+82. [24] 叶依广,厉伟,但承龙.农村产业结构转换与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2001,05:50-52. [25] 王万茂,但承龙.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02:25-29. [26] 但承龙,王万茂,厉伟.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理论与技术路线的探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42-46. 研究课题: 1. 九江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题——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中规院,2019。 2. 九江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题——国土空间现状评估,中规院,2019。 3.《湾里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规划》土规内容,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2。 4.江西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08。 5. 吉安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企业委托,2020, 6.海南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海南省国土部门.2010。 8.鄱阳湖地区农村宅基地转型及其生态风险影响研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编号:41561039,项目第二主持人,2015. 9.基于粮食安全的江西省耕地保护研究。江西省人文社科。2014. 10.海南及江西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修改项目;城乡增减挂项目,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等实践工作上百项(2008-2018)。 11.参与(第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经济承载力测度和预警实证研究》(08JC790050)
| |||||
获奖情况: 但承龙.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著作).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 | |||||
教育经历: 1999年9月-2002年7月 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96年9月-1999年6月 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89年9月-1993年7月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土地规划与利用
| |||||
工作经历: 1993年7月-1996年8月 海南大学,教师,助师 2002年7月-2003年7月 海南大学,教师,讲师 2003年8月-2016年7月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教授 2016年7月-2.17年7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 2017年7月-至今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
教过的课题
| |||||
学术成果
| |||||
参加的国内、国际学术组织及担任的职务: | |||||
其它情况:
| |||||
联系方式: 个人及办公电话: 个人主页: 电子邮箱:905918942@qq.com |
注:个人联系方式可否在网页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