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个人简介”情况表
姓 名 | 邬志龙 | 性 别 | 男 | | |
出生年月 | 1988年2月 | 籍 贯 | 江西丰城 | ||
职务/职称 | 副教授 | 所学专业 | 土地资源管理 | ||
毕业院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学历/学位 | 研究生/博士 | ||
博导∕硕导任职时间 | 硕士生导师 | ||||
学术带头人 (骨干教师)情况 | 省委人才办D类人才 | ||||
学术研究领域 | 资源环境经济、土地生态响应、乡村转型与农户生计 | ||||
学术团体与兼职
| 江西财经大学两山研究院院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所所长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投资项目决策咨询专家,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规划评审验收专家,南昌市科技专家库专家; 担任国际SSCI期刊《Land》客座编辑,《长江科学院院报》(CSCD)、《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北大核心)、《能源研究与管理》期刊青年编委; 长期担任《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pplied Geography》、《Ecological Indicators》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 ||||
教学情况:国土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生);智能国土与AI应用(研究生);土地生态文明前沿研究(研究生);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生)。 | |||||
科研情况: (一)学术论文(代表作): [1] 邬志龙,瞿李淼,杨昌鸣,曹斯涵.长江十年禁渔执法博弈与Netlogo仿真:以鄱阳湖为例.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5(CSCD,待刊) [2] 邬志龙, 陈浩, 阙江龙, 杨英, 瞿李淼. 基于主体分类的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5,41(3).(CSCD,待刊) [3] Zhilong Wu, Hao Chen, Tian Zeng, Yushan Yan, Mengyuan Zhang. Risk Preference and Rural Livelihood Transitions in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in Ruijin C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25482. (SCI二区) [4] Zhilong Wu, Tian Zeng, Hao Chen, Xinmin Zhang, Jiyu Yang, Shengtian Jin.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Livelihood trajectory and cross-scale effect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4, 144: 103011.(SSCI一区,经济学Top) [5] Shengtian Jina, Zhilong Wu*, Bingfei Bao, Xinmin Zhang, Xing Wang.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in backward area: A Case Study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24. (SCI三区) [6] 邬志龙,吴玮,余进祥,戴银根,杨英,阙江龙,闵佳玲,李琴.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BM-XTTobit-GWR模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 33(10): 2191-2203.(CSSCI/CSCD) [7] 邬志龙,吴玮,余进祥,戴银根,杨英,阙江龙,闵佳玲,李琴.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鄱阳湖流域渔业发展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45(11):104-118.(CSCD,网络首发) [8] 邬志龙,段娜,李欣,卢华.“双碳”背景下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分析. 能源研究与管理,2023,06:1-13. [9] 邬志龙,杨济瑜,谢花林. 南方丘陵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修复——以瑞金市为例. 生态学报, 2022, 42 (10): 1-18.(CSCD,优先出版) [10] Zhilong Wu, Xuhuan Dai, Bo Li, Ying Hou. Livelihood consequences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me across regional and household scale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Land Use Policy, 2021 (111): 1-12. (SSCI一区,社会学Top) [11] Zhilong Wu, Taohong Liu, Minfeng Xia, Tian Zeng.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ecur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dentifying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constraints. Applied Geography, 2021, 135: 1-12. (SSCI一区) [12] Zhilong Wu, Bo Li, Xuhuan Dai, Ying Hou. Cou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Livelihoods and the Environment at a Village Scale: A Case Study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Land, 2020, 9 (38): 1-22. (SSCI二区) [13] 曾甜,邬志龙#.国际绿色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热点趋势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15. [14] Xuhuan Dai, Zhilong Wu, Yao Fa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f Different Household Types in Far Northwest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0, 12(64):1-20. Doi:10.3390/su12010064.(SSCI二区) [15] Xuhuan Dai, Bo Li, Zhilong Wu, et al. Pastoral livelihood transition via divergent pathways: A case study in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20, (174): 1-12. [16] Xie Hualin , Zhang Yanwei , Wu Zhilong , et al.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Land Degradation: Current Statu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J]. Land, 2020, 9(1):28. [17] Zhilong Wu, Bo Li, Ying Hou. Adaptive choice of livelihood patterns in rural households in a farm-pastoral zone: A case study in Jungar, Inner Mongolia. Land Use Policy, 2017(62): 361-375. DOI:10.1016/j.landusepol.2017.01.009. (SSCI一区,社会学Top) [18] Zhilong Wu, Zisheng Yang. Study on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mountainous land for construction[A].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Planning (CEUP2012), 2012: 646-652.(EI) [19] 邬志龙,杨子生.保护“土壤水库”与雨水资源化―云南省防旱减灾重要途径之一[A]. 滇台两岸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7: 264-272. [20] 邬志龙,杨子生.西南边疆山区州级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C]//中国土地学会年会.2013. [21] 李海英,李波,邬志龙,代旭焕.定居工程实施背景下牧民的生计风险及应对策略――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2):247-253. (二)研究课题: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年禁渔背景下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渔民福祉耦合过程机理与权衡管理》(42461040),在研;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方贫困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研究:驱动机制、生态效应与优化调控》(41861036),已结题; [3] 主持农业农村部委托项目《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专家核查(安徽省)》,在研; [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鄱阳湖地区农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效应》(2018M630738),已结题; [5]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年禁渔背景下大湖流域渔业发展转型与空间优化》(24YJ25),在研; [6] 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计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鄱阳湖湿地为例》(20192BAB213023),已结题; [7] 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鄱阳湖地区农户生计与乡村景观耦合演化:基于山盆系统典型村域的研究》(GL18238),已结题; [8] 主持江西省博士后择优资助科研项目《农户生计与乡村聚落耦合演化及其生态调控研究》(2019KY11),已结题; [9] 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鄱阳湖退捕禁渔:政策有效性、生计调整效应与优化调控》(GJJ200504),已结题; [10] 主持中科院生态中心委托项目《霍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编制》、《霍山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工作方案编制》(20190411),已结题; [11] 主持南昌市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委托项目《深挖历史底蕴、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最美赣江生态岸线》(KYC-2022011),已结题; [12] 主持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委托项目《江西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评价与产业优化研究》(KYC-2022030),已结题; [13] 主持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委托项目《江西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编制》(KYC-2023054),已结题; [14] 主持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011500002),已结题; [15] 主持萍乡市生态环境局委托项目《萍乡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突出问题整治督导排查》(KYC-2023002),已结题; [16] 主持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省防旱减灾重要出路探讨--保护“土壤水库”与雨水资源化》(2012J037),已结题; [17] 参与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价》(2018-2022年); [18] 参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政策和农户耦合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模拟研究_以皇甫川流域为例》(20120003110017); [19]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2014BAC15B00),第四课题:《准噶尔北部生态保育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C15B04); [20] 参与青海省海东市发改委委托项目《海东市国土空间利用规划》; [21] 参与青岛市黄岛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课题《青岛市黄岛区“十三五”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和相关规划》; [22] 参与青岛市黄岛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课题《青岛市黄岛区“十三五”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和相关规划》; [23] 参与北京市社科联委托课题《首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研究》; [24]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云南省城镇上山战略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25] 参与云南省德宏州国土资源局委托课题《德宏州土地整治规划》; [26] 参与云南省科技厅委托项目《云南省大百科全书-土地资源篇》编撰 (三)研究专著: [1] 邬志龙.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户生计转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10.(ISBN:978-7-5095-9206-9;CIP:190698) [2] 谢花林,邬志龙,陈倩茹.区域绿色发展战略研究:以瑞金市为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04.(ISBN 978-7-5218-1393-7) [3] 李波,王传胜,薛东前,孙特生,邬志龙,南箔.青藏高原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规划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ISBN号:978-7-03-058092-4) | |||||
获奖情况(非科研): [1]指导硕士研究生曾甜同学发表论文《国际绿色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热点趋势分析》,并获得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颁发的“全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精准扶贫优秀论文”一等奖; [2]指导硕士研究生段娜同学成功申报2021年度江西财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项目《“双碳”背景下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及示范效应研究》; [3]指导硕士研究生吴玮同学获2022年度江西省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 | |||||
教育经历: 20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3年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 |||||
工作经历: 2025.05至今: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22.12-2025.04:江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副教授。 2017.07-2022.11: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讲师。 | |||||
教改课题 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
指导学生情况: 已毕业:刘陶红(升学博士)、吴玮(优秀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陈浩(升学博士)、徐聪昊(考取公务员) 在读:瞿李淼、姚兵、韩媚、晏雨杉、张梦媛、杨昌鸣、曹斯涵
| |||||
联系方式: 个人及办公电话: 个人主页: 电子邮箱:wuzhilongjx@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