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有的年纪轻轻却已跻身省纪委人才库,更是两度被上级纪委抽调,参与查办重案要案;

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反腐第一线,如今已是单位里年纪最大的办案人员;

有的兢兢业业、带病坚持,多年来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00多万元;

……

在反腐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对于纪检生涯中的种种艰辛,从未后悔。

在自身工作岗位这一方寸小天地里,他们默默耕耘,不图回报。

在2017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上,浙江有3家单位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蔡昱同志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叶乃杰等9名同志获得中央纪委嘉奖。

面对荣誉,正如打虎女将蔡昱说的那样——“这是时代给予的,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

相信,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在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中,正是有千千万万他们这样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当代纪检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铁腕反腐,才能获得清风正气的渐次呈现,才能让人民群众的反腐获得感不断增强。

然而,这绝非终点。

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他们,要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条路上,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今天,给大家带来中央纪委嘉奖获得者之一——叶乃杰的故事。

叶乃杰系我院2000届国税专业校友

现任职务: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他是个“光杆司令”,只身一人肩挑六职,却交出了一张零安全管理事故、零有效信访投诉、零违法违纪案件的成绩单。


记者眼前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男子,便是这张成绩单的创造者——叶乃杰。


4年前的隆冬,他辞别亲友,来到万里之遥的新疆阿克苏,开始了援疆生涯。弹指一挥间,去时满头黑发的他早已双鬓斑白。不辱使命,不忘初衷。援疆,成了叶乃杰一生无悔的选择。


用专业说话  创多个率先

   “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肩负着沉甸甸的誓言,叶乃杰迅速进入角色。进疆第二天,顾不上休息,他便给自己安排了第一项“作业”——实地调研。


     在踏遍阿克苏地区下辖八县一市,掌握第一手情况后,叶乃杰结合自己前期所收集的各类资料,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套援疆反腐倡廉的“浙江模式”便在他的脑海里完整、清晰起来。


     率先搭建起惩防体系2013年至2017年实施细则框架,率先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意见……在叶乃杰和同事的努力下,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前列。


     在管好580多个项目、近40亿元援疆“大钱”的同时,叶乃杰也盯紧“小钱”。用他的话说,100-1=0,干得再好,出一点差错,党风廉政建设等于白干。


      比如政府采购,为了防止采购活动个别人说了算,他特地成立机关采购小组,对不需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内部大额采购项目,采取内部集体议价。为此,始终坚守原则的叶乃杰也得罪了不少人。


      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女生病,母亲重病,他都无法抽身照顾,真是应了那句“一人援疆、全家援疆!”


用情怀服务  筑牢底线

      第八批援疆队伍人数众多,但平均年龄只有38岁。在工作压力大、远离亲人的情况下,如何管好这批年轻有活力的援疆干部,确保他们援疆生活过得充实、廉洁、平安,是摆在叶乃杰面前的一道难题。


      怎么做?“软硬”兼施!叶乃杰告诉记者,“硬”体现在严管两字上,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严防谨守安全底线。“软”则体现在厚爱两字上,通过倾注人文关怀,用“援友之家”文化引导干部自觉远离廉政“风险区”。


     为此,叶乃杰经常与干部人才谈心谈话,倾听援友心声;有干部或其家属生病了,他第一时间去慰问;当他们有困难时,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特别是他提出的坚持每月为干部举办集体生日,请他们吃蛋糕和长寿面,让很多干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其实3年下来,叶乃杰干的事可不止这些。他设立“三思”大讲堂,先后成立摄影、书画、乒乓球等8个兴趣小组,组织援友到阿拉尔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举办尤良英、欧阳栋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麦西来甫民族舞蹈培训和维语培训班,参加地区“五一”文艺汇演等上百项学习教育文体活动。同时,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援疆干部与27名困难维族小学生、10户社区困难维族家庭、17户农村困难维族家庭结成帮扶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为了让援疆干部“八小时外”有事可做,他动足了脑筋。有不少援友都戏称,叶书记既像个“管家”,又像个“婆婆”,更像个“服务员”。


     付出终会有回报。这支团结、实干、有为、守正的援疆团队,进疆以来共有25人次(集体)获得浙阿两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