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汛情严峻,社会保障如何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让老百姓快速享受到社会保障政策的“庇护”、让社会保障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对百姓的幸福到底有多重要?

7月13日上午,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创办人彭海惠结合当前时事热点,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引入主题——探讨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益与社会的关系。

公益是什么?彭海惠提出了三个讨论主题,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同学们通过认识帮助别人、被别人帮助以及向别人求助被拒绝时的心理感受进一步理解公益的内涵。公益不仅仅是帮助有困难的人,更是推动社会公平,提升人类幸福。或者说,公益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公益能培育我们的社会资本。彭海惠认为公益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社会资本是美好社会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决定人们幸福的是在基本物资满足后,精神上的追求与心理上的满足。

“做公益,我们是在自我拯救。我们不在那些坠河、着火的公交车上,但我们在一个更大的车上。”彭海惠强调,在倡导社会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做公益就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去建立他人和自己的幸福。

在讲座的最后,彭海惠认为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应该给自己机会来尝试自己的爱好,追求自己的梦想,探索世界,发现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讲座由社会保障系万谊娜副教授主持,2017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并与主讲嘉宾进行积极互动。(作者:社会保障系卢佳乐)

附:彭海惠简介

彭海惠,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创办人。2002年至今从事公益工作,涉及的领域包括助学、助教、扶贫、救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2010年创办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旨在推动江西公益事业发展,挖掘公益人才,组织公益培训,开展公益活动。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先后开展了贫困聋哑人就业和就学关注、艾滋病知识传播和反歧视,推动成立江西公益救灾小组并参与抗洪救灾、小额资助、江西公益组织交流,引导省外基金会项目在江西落地。